上周朋友气急败坏地找我:“网站瘫了3小时!云服务商说是DDoS攻击,收我8000块清洗费,结果日志一查——攻击源居然只有一个IP?” 这事儿简直让我哭笑不得。今天必须说透:DooS和DDoS根本不是一回事,搞混了不仅白花钱,还可能错过真正的防御窗口!
一、本质差异:单挑 vs 群殴
DooS(Denial of Service) 像独狼偷袭:
- 单点爆破:1台电脑疯狂发垃圾数据包(比如每秒发10万次网页请求)
- 典型案例:去年苏州某外贸站被同行用
ping 网站IP -l 65500
指令攻击,服务器CPU直接飙到100% - 致命弱点:攻击者自己也耗资源,普通电脑撑不过20分钟
DDoS(分布式拒绝服务) 则是军团作战:
- 僵尸网络围攻:黑客控制上千台“肉鸡”(中病毒的电脑)同时发难
- 放大攻击阴招:比如伪造DNS查询,让1GB流量放大成200GB冲击目标
- 真实代价:深圳某游戏公司遭DDoS,1小时损失170万流水,修复花了三天
关键鉴别点:打开服务器后台输入
netstat -na
:
- 若看到单个IP建立上百条ESTABLISHED连接 → 大概率DooS
- 若看到成千上万IP短时间发SYN_RECEIVED请求 → 绝对是DDoS
二、防御策略:对症下药才有效
针对DooS(单点攻击):
- 限制单个IP请求频率:在Nginx加条规则:
limit_req_zone $binary_remote_addr zone=one:10m rate=10r/s;
(每IP每秒最多10次请求,超限直接屏蔽) - 关掉ICMP响应:在防火墙禁止Ping回应,让攻击者摸不清状况
针对DDoS(分布式攻击):
- SYN Cookie防御:Linux系统开启
sysctl -w net.ipv4.tcp_syncookies=1
(用算法验证连接真实性,不耗服务器资源) - 云清洗服务:像阿里云DDoS高防,200G以下攻击免费扛(小企业够用了)
血泪教训:上海某电商站被DDoS时,管理员误判成DooS,拼命封IP却越封越多。后来用云清洗+CDN分流才稳住,但当天已丢37万订单——早做流量监测太重要了!
三、高级伪装:小心“混合双打”
现在黑客玩得更脏:先用DDoS佯攻,再藏DooS杀招。
- 经典组合拳:
- DDoS洪水攻击触发防火墙全力防御
- 趁乱用单个IP发送慢速POST请求(每10秒发1字节,保持连接不释放)
- 仅50个连接就能拖垮Apache服务器
破解技巧:
- 用Wireshark抓包看TCP窗口大小:异常小的窗口值(如1字节)必是慢速攻击
- 上ModSecurity模块:自动检测低速恶意连接,直接掐断
网络攻防就像猫鼠游戏,但记住:黑客最怕你懂行。下次遇到服务瘫痪,先别慌着交“保护费”——打开日志看看连接状态,说不定省下几万块。
对了,你们公司最近遇过这类攻击吗?欢迎在评论区吐槽,我帮你分析分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