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有个做短线的朋友跟我吐槽:“明明一周赚了30%,大盘一跌全吐回去还倒亏20%!”他翻出交割单给我看——连续成功追涨三只AI概念股后,自信爆棚满仓梭哈一只“妖股”,结果吃了三个跌停板。这种剧情,退学炒股早就用血泪教训总结过:“每次赚钱后必有大亏,本质是心态崩了”。
说实话,回撤才是散户最致命的暗伤。你看退学炒股从5万做到300万的实盘记录,最惊人的不是收益率,而是他三次腰斩后还能爬起来的韧性。他有个观点特别戳心:“控制回撤有两个核心——随时保持理性,以及在心理层面提高回撤点”。什么意思?比如你10万本金赚到15万,别把起点当成10万,而是把12万设为新的“心理止损线”,这样即便回撤也不伤根基。
第一招:用“分仓”对抗“赌性”
退学早期吃过满仓梭哈的亏,后来坚持分仓操作。他在语录里算过一笔账:连吃5个跌停再连吃5个涨停,资金反而缩水11%。我见过最典型的反面例子是2023年炒锂矿的散户老张:听消息重仓单只股,结果公司被曝财务造假,连续跌停根本跑不掉。退学的解决思路很直接:“机会永远有,但子弹打光就真完了”。我自己现在单只股仓位从不超过20%,哪怕特别看好的标的——毕竟黑天鹅永远比想象中飞得快。
第二招:给情绪装“刹车片”
很多人不知道,退学炒股曾把“小明”当成自己的心魔代号,代表冲动、贪婪和恐惧。他复盘时发现:“连续成功三次后,人会把小概率事件当成必然”。就像我那位短线朋友,赚到钱就觉得自己是股神,完全忽略当时其实是蹭上了AI板块的集体狂热。退学对抗情绪的方法很硬核:强制空仓等待。他甚至重新定义空仓——“不是躲着不看盘,而是盯着盘面还能忍住不下单”。
实操建议(亲测有效):
- 设置“冷静日”:盈利超15%后强制空仓一天,防止头脑发热;
- 写操作日记:每次割肉时记录“为什么割?疼不疼?”,下次想扛单就翻出来看;
- 删掉盈亏显示:学某大户的做法,把券商APP的盈亏金额隐藏,只看百分比波动。
最后说句扎心的:回撤控制不是技术,而是生存本能。退学炒股爆仓后睡天台的经历,让他比谁都懂“活着”的意义。现在我的自选股置顶永远留着这句话:“慢就是快,少就是多”——每次想骚操作时就瞄一眼。
毕竟啊,市场专治各种不服,但永远奖励那些懂得“缩回拳头”的聪明人。